2025年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汇红途”实践团队,踏上长沙这片红色热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以“湖湘红色人物主题线路的数智化探索——以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求学与革命足迹为例”为主题,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足迹,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应用。
团队成员在船山书社内研学交流
上午,团队来到了船山学社社址。这里不仅是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创办的学校,更是培养革命干部、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场所。青年毛泽东曾在此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详细了解自修大学的创办背景、教育模式及革命历史作用,并围绕思想传播、数字化复原及智能化工具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收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团队成员在岳麓书院内参观场景
下午,团队来到岳麓书院。这座千年学府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青年毛泽东求学期间的重要活动场所。在这里青年毛泽东聆听师长教诲,与同学探讨时事,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精髓。团队成员们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观察场馆内智慧导览系统的配备及游客互动情况,并与游客交流,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景点数智化建设的期望与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在爱晚亭前拍照
随后,团队前往爱晚亭。这里不仅是长沙的著名景点,更是青年毛泽东青年时代常在此学习讨论的地方。他与蔡和森、罗学瓒等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畅谈理想,探讨人生,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团队成员们欣赏美丽的风景,感知爱晚亭的历史渊源,并与游客交流,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景点的认知与需求。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求学与革命足迹,同时也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意识到,未来的探索应聚焦几个落地关键点。一是深化场景应用,让红色历史“可感”;二是优化智慧导览,让红色线路“可连”;三是创新内容表达,让红色文化“可触”。调研结束,思考才真正开始,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既能传承红色基因、又能吸引当代青年的“智慧追寻之路”,让伟人足迹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光彩。
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 智汇红途实践团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齐姝璊 曾娟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齐姝璊 曾娟
审核老师: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