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三下乡】竹海数智融乡队助力桃江竹下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日期:2025-08-29 11:05

8月28日,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竹海数智融乡队”赴湖南省桃江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竹海与乡村田间,聚焦当地以黄精为主的特色产业,探寻乡土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路径


105761

图为“百岁精”泡饮茶出售包装


在桃江“三下乡”实践里,团队于竹海的清香里,邂逅“百岁精”黄精的清甜。主理人介绍,黄精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品质随块茎生长年份递增,“百岁精”严选5年以上深山优质黄精,开发泡饮茶等产品其汤色微黄、入口微甜,兼具补气养阴之效,契合现代养生需求。而产业以桃江气候为基,借品牌带动民众致富、推进乡村振兴,队员们延续实干,走访基地、车间,转化宣传内容,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105762

图为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展示笋干


在鸬鹚渡镇竹笋加工基地,清晨采摘的鲜笋正被快速处理,工人剥去外壳后,将笋肉送入蒸锅煮至七八分熟。“这个火候最关键,既去涩又保脆。”负责人介绍道。煮好的竹笋经压榨去水、晾晒三日成笋干,储存后按需复水、切片分层,最终分装成不同规格的产品。邻近的竹子初级加工厂内,机器轰鸣中,成捆毛竹经切段、剖片后,被自动捆扎成垛,这些半成品将用于竹地板、包装材料等下游生产。


105763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非遗竹编编织方法


随后队员们走进农家小院,看编竹筐的老奶奶用竹篾快速编织,指尖翻飞间便现出筐底雏形。大家也学着上手,虽动作生涩,却在磨红的指尖中体会到传统手艺的温度。从田间鲜笋到货架上的笋干,从挺拔毛竹到规整竹片,再到农家院里的手工竹筐,鸬鹚渡镇的“竹下经济”串联起机器生产与传统手艺,让每一根竹子都物尽其用,也让乡土资源在产业链中焕发新生。


此次湖南工商大学竹海数智融乡队的桃江之行,不仅深入挖掘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更通过实践行动为产业宣传与发展赋能。

团队: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竹海数智融乡队

文: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张鹏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邓凯军

图: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肖丹 外国语学院 牛芷含

审核老师:尹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