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三下乡】竹海数智融乡队探访竹笋基地,解码乡村振兴密码

日期:2025-08-29 19:41

8月23日,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竹海数智融乡队踏着晨露,深入桃江县山赐竹笋种植基地,开展了一场兼具实践深度与学术价值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


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沿蜿蜒小径走进竹林深处。农户们正手持特制小锄和弯刀忙碌,仔细挑选直径 5 至 8 厘米、高度约半米、笋尖饱满的鲜笋。“采摘要留三分嫩,既要保证品质,也要让竹根能再生长。” 基地负责人边示范下锄边讲解,“下锄要离笋根 3 厘米左右斜着切入,既不损伤竹鞭,又能保证竹笋完整。” 这让队员们领悟到,简单采摘动作背后,蕴藏着世代相传的生态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苦用心。


105767

图为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展示笋干


离开竹林,队员们来到加工区见证鲜笋 “蜕变”。鲜笋经两次清洗后放入不锈钢蒸煮锅,技术员介绍:“水温控制在 95℃左右,煮至七八分熟,既能去涩又能锁营养。” 蒸煮后的竹笋送往压榨车间,传统木榨工艺与现代液压设备相得益彰,农户们根据竹笋情况调整压榨力度和时间。压榨后的竹笋摊在晾晒架上脱水,空气中竹香宜人。


“将鲜品晒干后密封储存,用时复水再切片、分级、包装,即可成为畅销产品。” 基地负责人在展示产品时介绍说,“我们的产品不仅本地热销,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国外。”每道工序都凝聚着农户匠心,让队员们直观理解 “工匠精神”。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 2015 年成立,已带动周边行政村种植,竹子的种植面积从 500 亩扩展到 3000 多亩,年产值超 800 万元,提供 300 余个就业岗位,实现村民 “家门口就业”。


105768

图为团队成员在竹产品加工厂前合影


实践结束后,队长高同学表示:“我们既学习了传统工艺,又深切感受到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的强大动力,将结合自身专业,探索以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为乡村产业转型贡献力量。”

团队: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竹海数智融乡队

文: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张鹏

前沿交叉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邓凯军

图: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肖丹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宋静

审核老师:尹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