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外交学院武波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发表时间:2025-04-22 点击次数:

  4月18日下午,外交学院中国文化外译与跨文化传播领域专家武波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在二办公楼610会议室作了题为“翻译中国——内容、原则及方法”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谢亚军教授主持,副校长张玲教授出席讲座,国际商学院英语教师和我校MTI、新闻传播专业的部分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99382

  首先,副校长张玲教授对武波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张玲副校长认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翻译其实是交叉学科,翻译工作者应当多模态、多媒介地传播中华文明,而武波教授的广博学识、专业精神、文化情怀是广大翻译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张玲副校长希望未来翻译工作能有效利用AI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与元宇宙有机结合,创新翻译媒介。

  武波教授指出,翻译中国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外语学者须深谙西学、兼通国学方能超越以往。中国文化以“道统”“和合”“礼教”三大基石为核心——道统承载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合体现方法论,礼教则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围绕翻译中国的实践,武波教授提出三大原则:内外有别,针对不同受众调整翻译策略;译随境变,根据语境灵活处理文化内涵;最大公约与最佳对称,寻求文化共性与形式对等的平衡。在方法上,他倡导“迻文译化大翻译”与“原汁原味异化优先”相结合,通过经典译例,如儒家典籍的英译,生动阐释了文化自觉对翻译的指导意义,并指出“回归经典、正本清源”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由之路。

  讲座现场互动频繁,师生纷纷表示,武教授的报告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不仅拓宽了翻译学科的视野,更激发了师生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武波教授是首届国家教委“中英友好奖学金”获得者,身兼察哈尔学会文化与和平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长期致力于国学与中国文化英译研究,其学术成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范式。

  本次讲座既是一次学术启迪,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为我校外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注入了新动能。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落幕。武波教授的分享为我校师生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之桥,也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了宝贵的智慧。(撰稿:杜佳慧)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569号湖南工商大学校本部内

邮编:410205 电话:+86 731 88686663

传真:+86 731 88686663

Email:hbced2008@hotmail.com

湘ICP备19022342号 湘教QS3-200505-000476

扫一扫

服务热线

服务时间:工作日8:30-17: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opyright 2016-2022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后台管理